详细内容

《北大商业评论》2010年第09期推荐-国进民退真相调查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10-09-20 阅读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进民退”的字样频繁见诸媒体。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下,市场份额的压缩导致或激化了各方利益的冲突,一场“国进民退”是否合理的论战随之打响,而这一论战的背后,则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两种经济实体的博弈较量。

两种经济实体的竞争吸引了包括政府、学者、企业家、民众等几乎所有人的关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是否真如外界所宣传的那样呈现出“一边倒”的状况?

2006 ~2009年,国有资本在资源性、能源型领域中大规模跃进的现象明显:在钢铁、煤炭、航空、金融等资源性领域中,出现了明显的民营资本“挤出效应”;在大多是民营资本把控的互联网领域也出现了国企设置准入门槛、加速进入和购并清洗的景象;国有资本成批进入地产领域,成为“地王现象”的缔造者,等等。

国企在资源垄断加剧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行业壁垒,通过结构性的增长模式,国企大多聚集在少数上游产业,并逐渐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地位,其数量在逐渐减少,但是盈利能力则迅猛增加。

另一方面,从企业规模(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利润)和经济效率(资产的产出率、收益率、负债率和承载率)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国企和民企的发展现状。我们从沪深两上市公司中选取了1721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尽管2006~2009年间,国企数量的增加幅度要低于民企,但是,国企资产总值的增加速度要高于民企,国企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也高于民企。

从经营效率指标比重来看,2006~2009年,民企在资产产出率、资产收益率和资产承载率方面的优势较大,而在资产负债率方面,国企显著高于民企,并超出了正常水平。整体上看,国企的经济效率并没有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而显著提高。因此,中国经济中存在的是“规模扩大,经济效率依旧”的“国进民退”。

行业现象和数据分析共同佐证了“国进民退”的存在。那么,如何认识和评价近期出现的“国进民退”?

在经济转轨进程中,“国进民退”不仅仅是一种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的简单博弈,更不只是相关经济指标的此消彼长,其本质上反映了我们对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的偏爱和迷信。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指的是国家把增长作为核心经济目标,但试图通过优先发展特定企业或特定行业来实现经济目标。其显著特征是,政府主导市场运行,是政府而不是私人投资者决定哪些行业甚至哪些企业应当增长。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选择的国家主导型经济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使得许多盲目地认为,它仍然能保证未来中国经济的成功。对国家主导型经济模式的迷信,既是“国进民退”的本质,也是其出现的重要原因。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政府主导的国有资本完全退出?立足于公司治理与企业效率,而非企业产权是姓“国”还是姓“民”?重要的是,国有经济究竟该如何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