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北大商业评论》2010年第10期推荐-外企在华投资环境并未恶化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10-09-21 阅读

从今年年初开始,就不断传出“外企在中国的投资环境正在恶化”的说法。微软、谷歌、西门子和通用电器的高管们都发表过“在华生意越来越难做”、“在中国不受欢迎”等言论。外电也纷纷引述“中国正在让外企灰心”、“外企丧失超国民待遇”等论断。

但几乎与此间时,eBay、夏普手机、菲亚特汽车等外资企业却加快了扩张中国市场的脚步。今年1~6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514.3亿美元,同比增长19.6%。统计数据显示,  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吸引外国投资最多的国家。

真相似乎有些扑朔迷离,既然中国投资环境恶化了,为何外企还会加大投资?同时,外界传言的外企因为失去“超国民待遇”而抱怨的说法是否属实?

从事跨国企业研究十多年的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认为,这次关于外资在华投资环境恶化论的争议,核心就是,外资企业是不是中国企业的问题。如果将外资企业看成中国企业,很多争议就化解了。

温家宝总理今年曾先后8次肯定,外企是中国企业。王志乐指出,总理之所以前后8次提出要让外企享受国民待遇,是因为之前外企连国民待遇也失去了。而并非像外界所说的,外企因为失去“超国民待遇”而抱怨。

这些年来,无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舆论层面,中国都确实存在着一些排斥外资的现象。

从政策环境讲,2009年10月30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2009年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的通知》以及《2009年度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其中关于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的认定条件中,有一些表述不太清晰的条款,例如“产品销售使用的商标初始注册地应为中国境内,且不受境外相关产品品牌的制约”等。这实际上就排除了从境外受让的品牌,以及对外资品牌产品的认定。

而从舆论环境讲,有些媒体在宣传外资企业时,也有排斥外资的倾向。中国的政府采购政策中,有关于“国货优先”的规定,但同时也规定了“国货”并非单指中国国企和民企生产的物品,而是包括了外资企业在中国生产的物品。但没有几家媒体去宣传这一点。

从这个意义上讲,外商的批评是有一定道理的,抓住了一些问题的实质。

然而,外商们普遍并不知道的是,科技部等三部委已修改了对于自主创新产品认定规定中的不完善之处和容易引起误会的表述。在2010年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和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回答记者提问时,表明中国政府会不断地改善中国的投资环境,对依法在华设立的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其他各种类型的企业在中国的运营、生产的产品一视同仁,实行国民待遇。

而多数外企并没有了解到中国2010年最新的政策,他们对于中国投资环境的抱怨,主要还是基于2009年出台的文件。对中国政策研究不透。

王志乐认为,在投资环境问题上,中国政府和外商要加强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