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北大商业评论》2010年第10期推荐-东亚管理模式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10-11-09 阅读

东亚管理模式

转载自《北大商业评论》10月刊

二战后,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到80年代,在二战的废墟中一跃而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经济也迅速发展,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腾飞。

在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企业,如日本的丰田、松下,韩国的三星、现代,台湾的台塑、长荣,香港的和记黄埔,新加坡的香格里拉等。这些企业在与西方跨国企业的竞争中毫不逊色,但其管理模式与西方传统的管理模式却截然不同,我们称之为“东亚管理模式”。

日本模式:注重企业“软实力”

注重企业的“软实力”是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有别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主要特征。所谓“企业软实力”是指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念、经营管理、发展模式的影响力与感召力。日本企业的软实力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注重人本理念,强调“和”的精神,注重经营管理中的不断改善,以及注重企业内的培训教育等。

日本企业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向西方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其基于现场主义的学习型创新特征异常显著。现场主义强调:一切创新实践都必须来自于现场。无论是顾客主义、还是成本主义,都要最终归结于现场主义。现场也是日本企业制定战略的核心依据,“以现场为核心”成为日本式经营的重要特征。

韩国模式:创新为王

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核心因素。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经营成果与增长潜力取决于研究与开发竞争力(以下简称R&D竞争力)。世界1000大R&D企业90%以上的高级行政官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要素是创新能力,其中尤其重要的是R&D投资战略。这是世界一流企业的制胜法宝,也是韩国企业立足于世界的根本所在。

韩国企业的创新路径表现为技术的“引进—模仿—改进—创新”模式。通过这种创新模式,企业可以迅速获得技术学习的机会,缩短由自身技术到引进技术之间的研发周期,有效回避研发探索的风险,使研发投资具有高度的方向性、集中性和针对性,通过消化吸收迅速提高知识和技术水平,并引发更高层次的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型自主创新,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正确评价东亚管理模式

东亚管理模式的成功在于,它在重视制度、组织等硬件的同时,特别重视人的因素。

正是由于重视人的因素和奉行集体主义精神,东亚管理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明显的家族化色彩、强调论资排辈从而压抑个人创造性的发挥等等。

管理具有民族性,只有立足于本民族文化基础上的企业管理才可能获得成功。中国大陆的企业管理既要立足于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合理吸收和改造,又要批判地吸收包括日美在内的各国和地区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