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北大商业评论》2010年第11期推荐-重塑政企关系
重塑政企关系
转载自《北大商业评论》11月刊
在中国,由于政府在经济中的决定性作用,政企关系决定着许多企业的生死存亡。尤其在新旧制度转型的过程中,由于政策的高度不确定性,政企关系成为许多企业家免于政策风险的救命稻草。而在管理学研究中,它恰恰是很多学者刻意回避的“龌龊”话题。即便如此,它终究存在,并在冰山之下发挥着巨大的威力。
在政府这个巨人面前,企业有着强烈的依附感。它们或是喜欢躲着政府,或是唯唯诺诺,或是喜欢通过与政府官员建立私人关系,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在它们看来,几千年来的官场潜规则依然是灵丹妙药。可是,即便是采用了上述做法,众多企业家仍然感到自己在政企关系中的无力。于是有了黄光裕的锒铛入狱,有了铁本在宏观调控大潮中的落马。
就在它们迷茫时,一些中国本土企业却在不知不觉中趟出了一条政企关系的新路,它们以自己独特的实践告诉我们:政企关系正向一个跨时代的方向迈进——新政企关系。在新政企关系下,企业不再将政府视为自己的管家,而是第一次将后者当作自己的利益相关者和有共同目标的战略伙伴。自己也不再仅仅处于被支配地位,而是开始以独立的姿态,有选择地与政府合作。在这些企业的眼里,更多的是政策的需要,而不再是一些政府官员的私人需求。它们通过:
1. 做大做强,让政府更依赖;
2. 利益捆绑,搭国企的便车;
3. 响应号召,把握政策先机;
4. 头戴红帽,形成“制度关联”等方式。
将自己的利益与政府战略紧密融为一体。既避免了过度依赖私人关系的法律风险,有提前躲开了宏观调控的利剑,此时政企关系已被它们提到了战略的高度。
在这里,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联想集团,它在发展历程中,走出了一条更加有效的政企合模式——“和而不同”。一方面与自己的国有大股东保持和谐关系,一方面又衔草潜行,采取灵活的迂回战术,一步步地完成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的转变。在中国,想这样的企业非常之多,如复星、美的等企业,它们掀起了政企关系新的一页。
这种新政企关系的出现绝非偶然。当前,中国与国际接轨更加紧密,政府透明度日益提高,法制化不断增强,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以独立的姿态挺立在经济舞台之中,此时一个双赢的新政企关系已势在必然。
也许有一些企业家会很无奈地说,政企关系问题是“中国特色”,事实绝非如此,世界各国都存在政企关系;只不过在美国是更疏松的规则依存性政企关系;而在日本则是更紧密的关系依存型政企关系,在东南亚则是政府更居支配地位的权威型政企关系。而如果我们再将视角从横向转到纵向,也会发现政企关系问题更是我们千年挥之不去的政商关系问题的延续,但新政企关系能否预示着后者的新生?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