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问关注

迟福林:我国进入消费新时代 消费释放增长前景

编辑:admin1 添加时间:2014-06-06 阅读
 迟福林:我国进入消费新时代 消费释放增长前景

来源:南方都市报  时间:2014-06-01

 

消费新时代的转型与改革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海南省政府咨询顾问。已出版《第二次改革》、《海南新体制构架与实践》、《市场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大考》等专著。

为什么要讲这样一个题目呢?今后改革的特点之一,就是增长、转型、改革交织融合。未来中国的增长前景如何?对短期增长、中期增长的前景判断,都离不开转型、离不开改革。

短期与中长期。短期很重要,现在政府经济增长的压力很大,但是更需要着眼于中长期经济增长中来考虑短期的问题。严格来说从去年开始,中国的增长、转型都处于拐弯中,车在爬坡拐弯时速度太快会出现问题,太慢了也会出现问题。所以拐弯的目的不在于拐弯,而是找到拐弯之后的一条大道。一定以中长期着眼,使得短期问题的解决不再给中长期制造更多的矛盾和问题。比如今天只能采用微刺激,不太可能采用强刺激。如何将短期和中长期结合起来,这是一门艺术。

怎么结合?在速度与结构,保持GDP7%左右的增长,更重要是在保持7%左右增长的同时来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核心是理顺投资和消费关系,继续沿着过去投资出口拉动增长,还是抓住当前的机遇,扩大内需,尤其是拉动消费。表面是增长问题,实质是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的转型升级问题。

中国进入消费新时代

我从2008年开始提出来中国需要由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型。中国进入消费新时代。经过36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新阶段,全社会消费释放的大趋势正在形成,消费新时代已经到来。未来5-10年经济增长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充分释放13亿人消费需求的巨大潜力,能否有效实现从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主导新增长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消费主导经济转型的新路子。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始终在探讨一个问题,中国和欧美的情况不一样,什么不一样?就在于中国还有一个内需,13亿人消费的大空间。国际专家一直都在讲中国13亿人消费需求是未来5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世界经济再平衡的一个重点,也是全世界经济增长的关注点。

现在国外的保险公司要进入中国,看到的就是中国健康保健市场巨大。美国麦肯锡公司2012年发布了一个报告,中国2011年医疗健康市场的消费总规模只有3750亿美元,它就预料到2020年这个市场的消费总规模将高达1万亿美元。这种判断和研究就会引导很多投资往这里来。

中国步入消费新时代,可以从三个方面看。首先是消费结构升级,生存性消费需求减少,发展性消费需求增多。城镇居民由工业消费品为主向服务消费为主转变。10年前,或者20年前,大家买彩电、冰箱、空调是大趋势,而今天大家是将钱花在教育、健康、旅游等方面。农村居民由生活必需品为主向工业消费品为主转变。所以家电下乡不仅是国务院的刺激政策,更是农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基本需求。

再看恩格尔系数,即每个家庭用于吃饭的钱比例有多大,比例越小说明整个消费结构升级越快。2001-2013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38.2%降低到35.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47.7%降低到37.7%

同时,物质性消费需求减少,服务性消费需求明显增多。为什么现在要强调发展服务业?这是以老百姓的消费需求结构变化为前提的。2001-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现金消费支出的比重从40.36%增长到45.3%,年均增长0.45个百分点。1985-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年均增长12.62%,其中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教娱乐这三大类支出的年均增速为16.69%,超过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速4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教娱乐三大类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从1985年的12.79%上升到2012年的33.3%

一般私人产品短缺矛盾减少,公共产品短缺矛盾增多。吃个饭、穿个衣服的事不再找政府了,现在很多社会矛盾或者说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都是在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上的矛盾。前不久我到湖南、到上海,各做了几天的调研。问市长、县长、村长,未来农村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他们不约而同都说了一件事,两个字:养老。中部山区我去了五个县,土地80%以上都是流转了,90%以上的年轻人都已经不在那里了。大家不约而同都说养老。2012年,城镇职工人均养老金水平已达2.06万元,新农保为859.15元,两者养老金水平相差24倍之多。而现在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差距大概只有3.21倍。怎么解决公共产品的供给,这将是中国未来消费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是消费需求增大,这点不用多解释。最后则是消费总量巨大。1978-2012年,全国平均消费水平从184元增长到14098元,以1978年为基数增长了1334.1%。消费总规模扩大,1978-2012年:城乡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从1759.1亿元增长到19.04万亿元,2013年接近24万亿元。2012年,农村居民消费总规模达到4.23万亿元,城镇居民消费总规模达到14.81万亿元。新增消费加大。2012年城乡居民消费增量超过2万亿元,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年的总消费量。

消费释放的增长前景

到底消费能不能拉动增长、经济学界有很多的争论。

首先从生活现实来看。根据各个方面的测算,中国去年消费总规模大概超过了23万亿元,接近24万亿元。现在估计到2016年,十二五结束的时候能够达到30万亿元,甚至达到3235万亿元。到2020年,我国潜在的消费总需求将达到45万亿到50万亿元左右。估计消费引致的投资需求至少是11,也就是说到2020年我国的内需总规模将达到上百万亿元。如果这个数字是准确的,那么未来十年左右,中国经济保持7%左右的增长是有条件、有基础的。摩根史丹利预计中国到2020年消费总规模将达到美国的2/3,麦肯锡预计到2020年中国消费总规模可能会超过美国。世界高度关注未来中国消费增长的大趋势。

如果能够将13亿人的消费力释放出来,可以保持十年左右7%或者略高于7%的增长。这个背景下,我们要不要推动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毫无疑问,这是大势所趋。

消费拉动增长的趋势正在形成,13亿人消费需求的释放成为经济转型的新动力,又成为经济转型的新课题。中国现在的问题在哪里?产能过剩。过去为了做大GDP,进行很大投资,消费投资失衡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不是不要投资,关键是要解决投资和消费失衡。

另外,最重要是以消费拉动人口城镇化的转型。到了工业化的中后期,城镇化率至少应该达到60%左右,而现在中国的城镇化率只有53%。但是另外一个数字反过来了,工业城镇化53%,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5%。这说明中国城镇化有空间,空间在哪里?广东有2700多万农民工,是将他们当做劳动力的城镇化呢,还是创造条件使他们中有条件的人能够逐步融入到我们城市的发展中来,不仅是城镇的劳动力,而且成为城镇人口的一部分,这会带来巨大的需求。

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

那么,怎样认识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怎么理解消费在促进增长中的作用?马克思说的两句话仍有意义。马克思说过两句话。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消费决定着生产。这是什么意思呢?有了消费才有了市场需求、才有了投资、才有了投资结构的转变、才有了经济发展的动力。

进入消费新时代,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规模扩大与结构调整中,重要的特征就是多方面的服务需求明显扩大。在这个特定背景下,服务供给不适应服务需求变化的矛盾逐步突出。为此,经济转型的重点就是推进从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变。

去年中国的服务业增加值超过了第二产业,这是这么多年没有的,第一次出现了,服务业增加值为46.1%,成为第一大产业。但香港服务业增加值是90%以上,跟中国同类的新兴经济体,都是在55%左右。也就是说中国跟同类国家和地区相比,服务业比重至少差了十个百分点。跟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至少差了三十个百分点。德国是一个先进制造业国家,但是它的服务业占的比重达到70%以上。

未来会怎么样?如果中国能够在调结构上有进展,到2020年我们服务业的比重有可能接近60%。现在正在做十三五规划,国家可能在十三五规划中对服务业留余地,达到55%,但是在这样的大势头下有可能接近60%。服务业增加以后,跟老百姓最直接相关的就是就业了。过去总担心GDP增长低于8%就业就会出现问题。在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就业是怎样的呢?2008年中国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新增加就业80万人。去年GDP增加一个百分点,新增就业人数是原来的两倍以上。就是服务业增加值占的比重提高了,能吸纳更多的人就业。所以服务业是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服务业也是中产阶层成长的一个主渠道。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转型的主要目标就是确立服务业的主导地位。

怎么确立?到了2020年,如果服务业发展比重能够达到60%左右,那么服务业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至少达到50%以上。现在关键问题是推进服务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中国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工厂,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制造业转型升级离不开生产性的服务业,比如说物流、信息流等等。生活性服务业持续上升,加快发展服务性新兴产业。比如刚才说到的健康保健业。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健康保健产业的发展,应当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一个重要产业,它适合老龄化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拉动发展的重要需求,同时也成为新兴服务业。

同时,服务业的市场要进一步开放。举一个例子,社会资本办医院叫企业,而且限制那么多,政府拿钱办医院叫事业,这合理吗?民营企业办学校是企业,政府拿钱办学校是事业。现在政府推出80个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力图打破资源垄断行业,打开市场。但是现在的垄断,尤其是行政垄断,更多是在服务业。

现在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尤其是职业教育领域,比外资还要困难。服务业的用地和工业用地的价格差5倍左右。中国推进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型,需要进行结构性的调整,比如说消费税的建立、消费金融的形成、土地政策等等。

激发社会资本活力

服务业的开放关键在哪里?关键是激活社会资本。怎么激活?比如说全面实施企业自主登记、打破服务业领域的行政垄断、建立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市场体系等等。在社会资本开放下,支持中小企业,因为在服务业当中,中小企业是主体。

而在消费新时代的国有资本角色,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我的一个主张是以公益性为目标、以公益性为重点推进国有资本的转型或者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消费新时代,公共产品严重短缺的背景下,全社会对国有资本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希望它能够提供公共产品,提高全社会公益性服务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比如说保障性住房,到了2011年底,保障性住房央企占的比例只有12%,我说这恐怕就有问题了。

国有资本怎么能够发挥公益性角色?第一是分类,分为公益性国企和竞争性国企。公益性国企的比例应该越来越大。国有资本要加大公益性的投资,会有新的管理办法,以社会效益为第一位。第二,中国老龄化的到来,需要一部分国有资本划归社保基金,适应中国老龄化的需求。第三,明显提高国有资本收入分红的比例。

消费新时代的政府角色。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改革方面有三个大的方面。第一,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具有历史性,从一般的社会管理、社会控制,提升到社会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稳定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要长期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是很难压倒的,核心是通过民主、法治,这样才能寻求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

第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一个大的突破。为什么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针对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权力过大,造成很多突出的问题,更是形成体制机制性腐败的重要根源,这是一个大的历史突破。现在走向权力清单,目的就是在市场主导下的经济领域,在市场主导下政府才能有效地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如果相反,我们经济社会中的很多问题无法解决,不仅经济社会中的很多矛盾无法解决,甚至政治生活中很多的矛盾和问题也很难解决。

第三,中央明确提出突破利益固化。我们过去不承认这一点,现在鲜明提出来,将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作为改革攻坚的一项重大任务。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中国走向消费新时代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